立遗嘱越来越年轻化,未婚不婚人群遗嘱数据6年翻了12倍
3月21日,《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》发布。该《白皮书》对25万份遗嘱进行大了数据分析,显示10年间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.43岁逐年降至68.13岁,立遗嘱人群越来越年轻化,截至2022年底,共有1369名未婚不婚者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遗嘱,2017年至2022年六年间,这个数据总量增长了12倍,且呈现逐渐攀升的趋势。
市民在咨询遗嘱相关信息。中华遗嘱库供图
【资料图】
30岁的丁先生,是一名独居未婚人士,平常生活作息非常不规律,随着社会越来越来多“996、007”上班一族猝死的新闻浮现,他很担心自己会出现什么意外,想在机缘巧合下他在网上了解到中华遗嘱库,丁先生立嘱时表明,“我的财产一部分会留给妈妈,一部分给朋友,必要时可以照顾一下母亲。立遗嘱在老年人的想法中,可能觉得年轻人未来还长,没必要想太早。但我认为,在年轻的时候了解到这些一点都不早,它会让人更加正视自己的人生,挣的每一分钱、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更有意义。”
33岁的刘晓雯(化名)是一名未婚女士,早年父母在意外中双双离世,自己继承了父母的房产,与80多岁的外婆住在一起。每每想起父母的意外离世,刘女士十分忧心,更担心自己遭遇不测后,年事已高的婆婆无人照顾。在姨妈的提议下,刘晓雯决定到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,她希望“将来自己万一有意外,可以将财产指定给自己信任的人继承,但同时保障外婆的居住权。”
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分析,未婚不婚者遗嘱的受益人通常是其父母,指定朋友等非法定继承人的比例也有18.18%,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,有1.72%的未婚不婚者将遗产指定由子女继承。“这些应该是非婚生子女”陈凯说。
如何能够保障遗嘱顺利执行?
据《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》数据显示,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的遗嘱中,已有1542份遗嘱指定了遗产管理人。因遗嘱执行难度较大,很多人选择在遗嘱中指定遗产管理人。
《民法典》立法专家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杨立新教授认为,遗产管理人负责对遗产进行清点、接管、分配和管理,能更好地执行逝者的遗愿,避免继承人之间的纷争,必要时快速解决纠纷,防止遗产出现损失。此外,遗产管理人制度还为解决继承纠纷提供了新思路。
据悉,中华遗嘱库已成立十周年,这也是中华遗嘱库连续第六年发布白皮书。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,本次白皮书首次公布了未婚不婚人群遗嘱、涉虚拟财产遗嘱、中青年人群遗嘱等一批广受关注的遗嘱数据。同时对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广东、江苏等地区性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,全面呈现全国遗嘱大数据以及各地区特点,从各角度分析解读遗嘱数据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和民生问题,可以成为制订政策制度的参考依据。
责编:毛圆圆
校对:呼梦瑶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