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项目|AI解梦赋能精神疗愈,「Dreamore AI」打造梦境交流社区 天天播报
文 | 周鑫雨
编辑 | 邓咏仪
近年来,“自我标签”成了Z世代的社交货币。“自我探寻”的庞大寻求已经催生了MBTI十六型人格测试、占星等具有广泛受众的市场,同时也哺育了解梦、艺术疗愈等利基市场。
(资料图片)
不少研究证明,梦境能够反映人们日常被忽略的隐形压力、未被表达的内在情感以及潜在的心灵创伤,噩梦与疾病也存在一定的联系。自弗洛伊德所著《梦的解析》一书出版以来,梦境解析就成了心理治疗中的常规方法。美国精神疾病协会的一项研究显示,约28%的心理治疗会应用到解梦,解梦对约70.4%的病人具有治疗效果。
成立于2023年,Dreamore AI通过AI技术对用户梦境进行多流派的解释和描绘。通过在Web端和App端的对话框中输入对梦境的自然语言描述,Dreamore AI就可以基于“弗洛伊德”“周公”“湿婆”“现代科学”等梦境解析主流学派理论,对输入梦境进行解析,并生成梦境描述相关图片。
Dreamore AI梦境解析功能,右图为弗洛伊德学派解析效果。
“Dreamore AI上线之初其实商业化色彩并不重,更多的是解决自身和亲友的需求。”Dreamore AI创始团队告诉36氪。长居与美国,团队发现诸如Character.AI和Replika等社交AI虽然能解决部分情感需求,但难以针对用户的细分心理需求提供深度服务。与之相对的,恰恰是后新冠时代催生出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庞大需求——解梦恰巧可以作为一个切口。
项目创立的另一个背景,则是海外AI创业潮日渐明晰的格局:一方面,为了与大公司形成差异,创业团队愈发瞄准利基市场,从中也诞生了ChatPDF等明星产品;另一方面,为了防止产生估值泡沫,VC愈发强调产品的商业化成果,AI创业团队大多采取“先数据,后融资”的路径。
在如今海外的创业背景下,Dreamore AI联创Coco Chen告诉36氪,直到项目上线后一周内用户突破1万,团队才确认Dreamore AI具有商业化的潜力。目前,Dreamore AI积累的用户中50%为美国用户,其次为中国。
被团队定义为一款“轻心理服务”应用,Dreamore AI目前主要产品是解梦工具。产品的功能分为解梦(Dream Interpretation)、社区(Dream Community)、图像生成(Dream Arts)、深入交流(Dream Chat)四部分。基于解梦和图像生成功能,用户可将梦境分享至社区,并且与心理治疗师有关梦境进行深入咨询。
Dreamore AI的个人梦境日记以及梦境社区。
Dreamore AI根据用户梦境描述生成的图片。
据Dreamore AI联创杨润德介绍,基于前期积累的用户解梦脱敏数据,团队对开源语言模型进行了微调,“互联网上的解梦数据大多混乱低质,因此社区中用户的互动是我们宝贵的数据来源”。
进一步,团队计划将解梦的利基市场连接到精神疗愈的庞大市场。目前,团队正在与本地化的科学和医疗机构合作,为解梦模型的RLHF(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)提供专业反馈数据,增强Dreamore AI心理疗愈功能的专业性。
在梦境解析的安全性上,团队对负面梦境进行了筛选和屏蔽,防止其出现在社区中,与此同时,生成了相关解析具有正面引导功能,可为负面梦境的做梦者提供积极的生活导向。
杨润德对36氪表示,接下来团队将对Dreamore AI的UI和功能进行持续优化,解梦的多轮对话功能即将上线,同时解析的专业流派选项也将增加。
目前,Dreamore AI共有5名联创。Coco Chen曾就职于Tinder、Uber和TikTok,Quinn和杨润德曾分别为大数据企业Databricks和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商Nauto的相关技术负责人, Steven Lu曾就职于高盛,宋子玉为Dreamore AI设计师。
欢迎交流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