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家专访 | 吴金贵:“中国足球不缺青少年人才,缺的是比赛平台”
在接受本报专访时,吴金贵指出,中国足球理应更为务实,少纠结于哪种风格,多谈些如何建立起完整的体系,尤其是现阶段最急缺的教练培训和青少年比赛这两大体系。
就在不久前,中国国少队在U17亚洲杯小组赛铩羽而归,舆论对于同为优秀球员出身的该队主教练杨晨颇有微词。但吴金贵认为,国少队的核心问题不在于球员和教练,而是缺少比赛体系,这也恰恰是中国足球青训的症结所在。
“这次国少队集训了那么长时间,但缺少足够的比赛。没有比赛,你就无法知道球员们真正缺在哪里,要怎么提高。有时候,只靠训练会迷失方向,因为无论怎么训练,你只能达到这个程度,会淹没想象力和创造力。只有通过实战比赛,才能从中找到问题。”
【资料图】
在他看来,目前国内的青少年比赛完全跟不上上层需求,大部分球员在青少年期间纯靠训练,练了多年却没打过几场比赛,只能到了成年队再通过比赛去改进,但这显然是南辕北辙。“外界经常批评我们能选拔出的人才太少了,但没有比赛,怎么去选拔呢?其实这就是恶性循环。现在也有人说,这次U17亚洲杯,国少队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人。其实人本来就有,但是没有比赛平台,就没法去捕捉人才。”
从业近三十年,吴金贵坚定地认为,联赛是对提高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最好体系与途径。通过系统比赛,让球员们在实战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提高。而联赛这个成熟的赛事体系不仅属于职业足球层面,更该移植到青训系统中,“甚至应该每个地区都建立相应的青训联赛体系”。
其实在迈上职业化道路前,关于中国足球的风格讨论就一直是热门话题,迄今既未平息,还没人能找到答案。
吴金贵对此有自己独到的看法,他认为,过去囿于传播交流有限,各国存在鲜明的足球风格,足球发展到今天,每一种风格里都参杂着其他风格,“整个足球今天的潮流就是各种风格都在互相融合,有力量的要引进技,有技术的要引进力量。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南北东西跨度大,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区域去容纳不同的风格。”
也正因为此,吴金贵认为中国足球现阶段如果继续纠结于讨论风格战术,不是一种务实的态度,“学什么战术,学什么风格,现阶段都不是主要的。发现人才、培养人才、挖掘人才,这才是主要的。”
而这一切的基础,取决于建立教练培训和青少年比赛的两大体系。“中国足球经历了这几年的起起落落,现在通过洗牌,真的是健康发展的契机。作为从业者,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,搭建起完整的体系,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足球健康发展,更快地提高。”
作者:吴雨伦 图/陈龙
编辑:谷苗
责任编辑:沈雷
关键词: